新建网页 1

 

 

大观园景区介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首 页>>>


 
     
 

     【曲径通幽中国有句俗话叫作“开门见山“,当您走进大观园后,首先看到
 的是这座翠障似的假山挡在前面,往前一望,见白石崚嶒,或如鬼怪,或如猛兽,
 纵横拱应,上面苔藓成斑,藤萝掩映,其中微露一条羊肠小径,镜面白石上的题字
 是贾宝玉所题,取自唐代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诗中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
 深”的意境。中国古代园林强调赏景路线曲折起伏,变化万端,反对一览无余,正
 像贾政所说的“非此一山,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,更有何趣”?这座假山
 正是体现了这一艺术特点,“愈露先藏景愈藏,景界愈大”,大观园之景被这座假
 山所挡,我们只有穿过这羊肠小径,才能真正领略到大观园内的秀丽风光。

 
     
 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【怡红院是贾宝玉进大观园以后的住所,这个院落是大观园内最为豪华、
         最为富丽堂皇的一个地方。三开间的垂花门楼,四面是抄手游廊,五间正座,三间
         抱厦,东西各有配房三间,正房上有题额“怡红快绿”,是元妃省亲时根据宝玉所
         题的"红香绿玉"改写的,暗示着门前的西府海棠和几本芭蕉。宝玉是贾母最宠爱
         的人,他的别号叫降洞花主、怡红公子、富贵闲人、绰号无事忙,服待他的人有40
         人之多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怡红院是宝玉与园内众姐妹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,一系列重要的故事都在这
         个地方发生,“晴雯撕扇”、“平儿理妆”、“病补雀裘”、“寿怡红群芳开夜宴”,
         最有趣的是"刘姥姥醉卧怡红院”。

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潇湘馆是林黛玉进大观园以后的住所,这里龙吟细细,凤尾森森,小小三间
          房屋,一明两暗,回廊曲折,翠竹掩映,婆娑玉立,石子漫路,小溪潺潺,绕阶缘屋。这
          里的建筑与其它院落不同,不仅精巧纤细,而且在油漆彩绘方面也采用冷色调的"斑
          竹座"技法,泪痕点点,所谓"斑竹一枝干滴泪"活生生地映出这里主人公寄人篱下,以
          泪洗面的孱弱形象和弧高自许,多愁善感的性格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,宝玉的姑表妹,诗号“潇湘妃子”,宝玉称她“心较比
          干多一窍,病如西子胜三分”。一曲《葬花吟》是黛玉忧伤情感最有代表性的写照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花榭花飞飞满天,红消香断有谁怜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一年三百六十日,风刀霜剑严相逼。

 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【沁芳桥处在大观园中轴线上,白石为栏,环抱池沿,石桥三拱,兽面
          衔吐,四周美人靠,波光倩影,宛若琼阁。是穿东渡西临山过水的咽喉,沁芳亭
          上一联一额是贾宝玉所题:“绕堤柳借三篙翠,隔岸花分一脉香”这幅对联意在
          题水,但却找不到一个水字,只是说绕堤的翠柳映的水光澄碧,隔岸的花香沁得
          流水芬芳,“沁芳”是水都沁透着一种芳香。“林黛玉重建桃花诗社”的故事就
          发生在这里。沁芳亭桥是宝玉、黛玉经常约会的地方,也是林黛玉建桃花诗社的
          地方。

 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【栊翠庵是妙玉进大观园后的住所 ,院中花木繁茂,数千枝红梅,入冬花开
           如胭脂,映着白雪,白雪红梅,显得格外精神。院内还种有七叶树等佛家胜地的专
           有植物,整个院落颇有"深山钟何处,禅房花木深"的佛家意境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妙玉是来自苏州带发修行的女尼,原是出身官宦家庭的小姐 ,因体弱多病,为
           她买了许多替身,都不见效果,只好出家为尼。她自称槛外人,却依附权门,受贾府
           供养,实际上并没有置身于贾府的各种现实之外。她标榜清高 ,天性怪僻,世俗不
           容,连才华横溢、文雅柔弱的黛玉都被她称作大俗人,独喜与宝玉往来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北屋是佛堂,内有金色观音塑像,是妙玉参禅修行之处,另有东禅房和西耳房,
           东禅房内摆有金色观音塑像和妙玉人物塑像,是妙玉打座之处。

上一页   1 2 3 4   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