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>> 

   北京大观园第十七届红楼庙会(组图)



皇家仪仗队



传统红楼梦与北京精神结合



开幕式锣鼓表演



黑祥子艺术团的“雕塑”人物



红楼人物走钢丝杂技表演



“鱼戏莲叶”

木偶剧吸引众多小朋友



黛成婚等文艺演出丰富多彩



风味小吃汇集红楼庙会
 


庙会报道


元妃省亲大型古装表演

    北京大观园第十七届红楼庙会于2012年1月23日(正月初一)隆重开幕。元妃省亲大型古装表演作为红楼庙会最受观众
欢迎的传统项目,此次也有了极大的创新。最大的亮点是皇帝
陪伴元妃一同省亲。
    旧时,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核心。如今,为了讨心爱贵
妃的欢心,就算是九五之尊还是亲自陪伴元春来到大观园,与
贾府上上下下共同庆祝新春佳节。在浩浩荡荡的省亲队伍里皇
帝与元妃深情携手;走上台阶时二人相互搀扶;而在表演的最后,皇帝与元妃伉俪情深,一同携手给台下朋友们拜年的场景,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与喝彩。在红楼庙会的舞台上,皇帝一
改往日严肃权威的形象,俨然成为了新时代的“模范丈夫”。
    创意的红楼情景剧“沐赐皇恩”,巧妙的将古代皇家文化
和红楼文化相结合,融入时尚的元素,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
相互融合和碰撞。在丰富了百姓的节日文化生活、满足现代人
文化需求的同时,努力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。
    据大观园管委会主任马俊潼介绍,今年红楼庙会主办方考
虑到游客对元妃省亲古装表演的喜爱,兔年春节期间,庙会将
增加一次元妃省亲表演。具体时间为:2012年1月23日(初一)至1月27日(初五)每天上午9:30和下午1:00,分上下午两
次呈现给游客,更好地满足百姓感受红楼文化的需求。


传统红楼梦与北京精神结合

    2012年1月23日,西城区政府等领导出席了第17届红楼庙
会开幕式。
    在河南盘鼓震天的鼓声中,北京大观园迎来新春的第一缕
阳光,2012年第十七届红楼庙会就此拉开序幕。河南盘鼓鼓声
节奏急促稠密,与简洁稀疏的镲声交融在一起,形成强与弱的
对比,十几人齐奏,声势浩大。盘鼓寓意开天,是新年的象征,充满了喜庆祥和的欢乐气氛。
    区领导为新龙点睛。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,两条巨龙
在大观园南门前广场上翻腾跳跃,栩栩如生,代表百姓祈求龙
年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的愿望。
    随后“元妃省亲”的游行队伍迈开步伐。“元妃省亲”古
装大游行,有如尊贵的“豪门盛宴”,让人身临其境地和皇妃
娘娘一起过大年,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、发展与创新。今
年“元妃省亲”的新看点是“怡红公子展才艺,最强阵容现经典”。北京大观园将传统的红楼文化与皇家文化相结合,皇帝
将再次携元妃娘娘回家省亲,与游客一同欢庆龙年春节,感受
大观园红楼文化节日的气氛。
    在往年传统节目“元妃省亲”、“宝黛成婚”、“贾母贺寿”等大型古装表演的基础上,今年,特别推出新编红楼情景
剧“情蕴红楼”。在《红楼梦》小说中贾宝玉就是个多才多艺
的公子,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今年庙会上,多情公子贾宝玉
创意无限,带给游客别样惊喜,展示让人意想不到的才艺。美
丽女孩胡懿菲带来参加北京电视台年度最强阵容大赛的一段
“舞进观众心中的舞蹈”,再现《红楼梦》经典篇章。胡懿菲
的舞是用她的全部身心在跳,充满生命力,感染了台下的观众。而刘姥姥快人快语的小快板更是诙谐幽默,朗朗上口,“爱国
创新志气大,包容厚德有风格,西城生活有活力,百姓生活有
魅力,文明北京展新颜,撩亮歌声大观园”,不仅道出了平常
百姓的美好生活,更是融入了“爱国、创新、包容、厚德”积
极向上的北京精神。
    本届红楼庙会很好地体现出了对北京精神的理解与弘扬,
在爱国的文化底蕴下,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,与红楼文化相
结合,包容现代科技、文化,体现出了厚德的精神。
 


“黑祥子”活雕塑创意无限 

刘姥姥走钢丝空中拜年

    在大观园红楼庙会里,无论什么时候,潇湘馆东门外的小
广场上总是熙熙攘攘,热闹非凡。因为黑祥子时空艺术团的
“活雕塑”一直在那里。
     今年黑祥子艺术团的表演延续了去年的中国元素,在选
择“雕塑”人物方面更加本土化,而且贴近春节喜庆的主题:
一身红衣的月老手握金童玉女,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;身着
绿色长袍的路神,祝福大家在龙年路路畅通;白衣寿星公手捧
粉嫩的寿桃给大家祝寿;最受欢迎的还属金色的财神爷与他的
两位小童子,他们捧着玉如意、挂着大金锁,带给大家滚滚财运。除此之外,今年还增添了老北京的人物“铜像”:提龙架
鸟的贝勒爷,卖糖葫芦的小贩,还有拉洋车的祥子,表现出老
北京人的生活场景。这些“活雕塑”都有大批的“粉丝”跟随着,游客们纷纷要求合影拍照,祈求新的一年有个好彩头。游
客在欣赏这些“活雕塑”的同时,也不禁为表演者担心,怕他
们脸上的油彩有害身体健康。据黑祥子艺术团团长介绍,表演
者脸上所涂抹的,是他们自己调配的化妆品,对人体无害,但
是卸妆需要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。
    大年初二,北京大观园的湖面上迎来了红楼人物走钢丝杂
技表演。老当益壮的“刘姥姥”、帅气的“宝哥哥”、漂亮的“林妹妹”都站到了钢丝上,为前来的游客奉上惊险刺激的高
空杂技表演,增添了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。
    在湖面上方直径只有21.5毫米的钢丝上,“刘姥姥”手握
一根长长的竹竿来保持平衡,时而躺倒在钢丝上、时而跃起前行,后面跟着骑着独轮车的“宝哥哥”,车下还悬着“林妹妹”。在细细长长的钢丝上行走是非常惊险的,天公也不作美,刮起了大风,这就很难在钢丝上保持平衡了,而“刘姥姥”还
不时做出一些高难动作,着实让观众捏了一把汗。只见她小心
翼翼地走在钢丝上,但是越接近湖心,越难保持平衡。突然,“刘姥姥”做出一个“杠铃挺举”的动作,将竹竿举了起来,
听了主持人的介绍才知道,原来这个动作是“老太撑天”。一
会儿,“刘姥姥”又将竹竿背在身后,是为“二郎搬山”。这时,“刘姥姥”似乎是累了,坐在钢丝上“休息”起来,竟然
还在钢丝上平躺下,但是稳如平地!主持人说,坐下容易站起
来难,不过“刘姥姥”用她高超的空中技巧,轻而易举地就从
钢丝上站了起来,不时招手致意,为游客们拜年。此时,“刘
姥姥”面向“宝哥哥”,向高台走去。“宝哥哥”在钢丝上骑
独轮车,下面还悬着“林妹妹”,他们在风中摇摆,已经让人
胆战心惊了,现在“宝哥哥”居然还倒着骑!观众的心随着表
演者在钢丝上上下起伏,在为他们担心的同时,也不禁喝起彩来。
    大观园红楼庙会的文艺演出丰富多彩,以各种不同的表演
形式突出红楼文化内涵,展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。今年还特
别和北京精神相结合,利用红楼情景剧、戏曲、快板等多种表
演形式,弘扬“爱国、创新、包容、厚德”的北京精神。


科技、人文、绿色北京有“精神”

    科普走进大观园 在凹晶溪馆的科普知识展示区,由市、
区科协主办的科普知识互动展陈是本届庙会的一大亮点。展览
以“科学生活、节能减排”、“科技动感大本营”、“北京建
设世界城市”为主题,通过展板、互动科普设施,倡导人们关
注绿色环保、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    科普展从能源和环境的宏观角度出发,敲响能源危机的警钟,阐释新能源的利用,宣传交通与环保等知识。所展出的10
余件科普展品,以声、光、电的形式向公众演示地球上能源的
消耗与环境的破坏,号召大家参与到节约能源、保护环境的行
动中。例如:“照明灯能耗对比”,通过白炽灯、节能灯和LED灯耗电量的比较,让游客直观地体会到LED灯的节能之处;展
品“灯与电”,通过控制亮灯数量,了解能耗的大小,倡导居
民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。
    “科技动感大本营”的展示内容包括数理化原理、常识经
典科学现象等10余件互动展品,让人近距离体验科技的神奇之处。如“光压风车”,其原理是:风车的每一片叶片正反两面
分别由黑白两色构成。光线照射到风车上,白色的叶片反射光线,黑色的叶片吸收光线,于是就造成了光压差,光能转变为
机械能,从而推动叶片旋转。光线越强,光压差就越大,风车
的转速也越快。
   “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展”以介绍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相关
知识内容的图文展板20块,号召市民参与到建设世界城市的大
工程中去。
    大观园数字馆首次进庙会 进入位于大观楼的数字馆时,
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书案,将手在书案上方轻轻拂过,就
能看到图书影像如书本一样翻动,神奇无比。这个书案运用了
无线影像捕捉技术,实现虚拟翻书的特殊效果,展现清朝孙温
的手绘一百二十回《红楼梦》全本。书案左边是“鱼戏莲叶”
,脚踩在地板上,仿佛真的踏入水池一般,传来清脆的流水声,莲叶受到水流影响,向两边漂去,鱼儿匆忙四散逃去,形象逼真,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玩耍,追逐“池”中的“金鱼”。西偏
阁为大观园实景建筑模型,通过触按展台上的按钮,屏幕上便
会出现相应的建筑的详细介绍,将大观园全面、立体地展示给
游客。大观园数字馆以高科技展现红楼故事,把物联网科技和
传统文化集合于一体,营造出互动展示的最佳效果。数字馆由
梦中的园、造园寻梦、品园话梦、红楼幻影、鱼戏莲叶、红楼
梦中人、红楼圆梦、园之荣誉等八个板块组成。
    公益活动献爱心 大观园红楼庙会已连续8年为下岗女工提
供免费摊位,支持自强不息的再就业。她们通过自己的双手,
用美丽彩珠,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,实现再就业。红楼庙会同
时也为非遗传人提供免费摊位,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
发展。本届大观园红楼庙会继续打“公益牌”, 邀请地区特
困家庭、单亲家庭以及在京不能回家过年的务工人员们,春节
期间到北京大观园里赏文化、观红楼、品年味,和皇妃娘娘一
起欢欢喜喜过大年。


“宝黛钗”红楼庙会走钢丝

北京大观园管委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