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合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,曹氏风筝艺术展,
将于4月3日上午9点在大观园嘉荫堂开幕。此次展
出风筝三十余个,其中最大的作品为“中华龙”,
全长70多米,作者孔炳彰出生于一个风筝世家。
爷爷孔祥泽,自1943年参加摹抄《南鹞北鸢考工
志》,此后始终如一地致力于曹氏风筝的整理、
研究恢复制作和推广发展。多年来,他根据《南
鹞北鸢考工志》中讲到的四十三类风筝制作技法,
已恢复制作出十四种,他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儿孙。
孔祥泽的儿子孔令民,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
制做风筝,创作出不少曹氏风筝作品,在国内历
次风筝会上多次获奖。孔祥泽的孙子孔炳彰,
1999年开始学习风筝制作参加过多次风筝比赛并
获奖。曹氏风筝作为中国风筝艺术代表流派之一
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。
“ 曹氏风筝 ”来源于曹雪芹为残疾人写的
《废艺斋集稿》一书中的第二卷《南鹞北鸢考工
志》,此书详细介绍了风筝起放原理、制作技法、
绘画要领和文化内涵。其特点是将中国南方的风
筝与北方的风筝制作技法相互兼容与结合。通过
不同的比例、造型来把扎燕拟人化、家族化,制
作出曹氏风筝的代表作品——扎燕。
北京风筝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,清
明时节放风筝仍然是北京市民的一大乐趣。
除了观看风筝展,大观园在清明节期间(4
月3日至5日),还提供义务古装导游讲解,每日
上午10:00、下午1:30分,宝哥哥和林妹妹将
在南门内准时迎候游客,带领大家踏青大观园,
赏美景、听红楼故事、看经典片段,观综艺节目。
花冢前将再现《红楼梦》中经典片段“黛玉葬花”
,小舞台上演“黛玉初进贾府”等红楼情景剧,
蓼风轩循环上演非遗项目皮影戏表演。同时,精
彩的红楼人物秀绝活等综艺表演节目,也将在上、
下午一同呈现给广大游客。
北京大观园管委会
2011年3月4日

曹氏风筝作为中国风筝艺术代表流派之一
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
 |